雖然外觀與規格都很到位,但還是有一些旗艦機缺乏的元素,例如:防水防塵與無線充電,目前vivo手機都不支援這兩項功能。 從紙面上看,GN1 在組件尺寸、對焦速度和畫面細緻度這些方面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平衡點,而其實際表現也的確不讓人失望。 X50 Pro+ 的主攝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擁有相當優異的直出觀感,筆者在體驗期間後製 app 的使用率非常之低,在跟人說起時一度將這款產品稱為智慧型手機時代的「傻瓜相機」。 在良好的光照條件下,其白平衡非常準確,而且能拍出很不錯的畫質,對比 Pro 款明顯要高出一檔(小一點的感光器在畫質上還是沒法突破天花板)。 所幸廠方多少還是準備了一個補救方案,和 X50 系列同期推出的 TWS Neo 真無線耳機,在 499 人民幣(約 HK$550 / NT$2,100)的價位上提供了相當不錯的聆聽體驗。 這款基於 aptX Adaptive 技術的產品,在搭配 Vivo 手機時能實現超低的延遲。
二款主鏡頭的夜間模式效果沒有相差太大,清晰度和細節度差不多,僅在色調上不太相同。 但在超廣角和長焦鏡頭,realme X50 Pro在超廣角夜拍的細膩度較佳,vivo X50 Pro贏在長焦夜拍。 Vivo X50 Pro的最大優勢表現在長焦和微距拍攝上,以20倍變焦測試,realme X50 Pro會有油畫感,vivo X50 Pro相較清晰,以一款中高階手機來說,讓人驚艷;部分焦段vivo X50 Pro主打微雲台防震輔助。 另外,vivo X50 Pro亦能達到比realme X50 Pro更近的微距對焦。
vivo x50pro評測: 相機表現如何,我們邊看相辦邊說。
Realme X7 Pro 搭配 realme UI可支援有線耳機、 藍芽耳機「同時」聆聽。 擁有Realme X7 Pro,若再遇到需要共用耳機的情況, 就能享有舒適的個人空間和良好的視聽體驗。 且 Realme X7 Pro配備杜比全景聲雙喇叭,並擁有Dolby Atmos 和 Hi-Res 雙重認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Vivo 特意將 X50 系列的頂部和底部都做成了完全的平面,這在近期的產品裡算是比較少見的(筆者對能「站」起來的手機會有一種莫名的好感,不知讀者中是否有同好?)。 其中頂部的位置更是被嵌入了一片玻璃,細看能覺出幾分別緻,但個人是實在沒法將它跟 Vivo 宣傳的 choker 概念聯繫在一起。 或許 X 系列長久以來比較容易吸引到的女性用戶,會更能理解這設計的奧妙吧。 輕薄是 X50 系列的另一個強項,拋開最纖巧的 X50 不論(7.49mm 厚,173g 重),本文涉及的 X50 Pro 和 Pro+ 厚度及重量也都控制得相當好。 其中 Pro 款的重量是 181.5g,厚度 8.04mm,可以說是系列中將機能跟存在感平衡得最好的一個。 而 Pro+ 的駝色素皮版重 191.1g,厚 9.48mm,玻璃版的這兩項規格則分別是 8.83mm 和 192.2g。
vivo x50pro評測: 反震、領先全攝界 vivo X50 Pro 拍照錄影實測
夜景模式除了可以用主鏡頭拍攝,也可以使用超廣角或望遠鏡頭,更提供超級月亮以及星空拍攝,增加手機攝影的可玩性,VIVO夜景模式的特別還有風格濾鏡,讓夜晚的美麗不只一種呈現方式。 Realme X7 Pro 螢幕覆蓋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和 VIVO X50 Pro 一樣都是配備6.5吋AMOLED,在規格上沒有差別, 差別主要是在螢幕更新率與觸控採樣率。 近幾年在挑手機的時候,有沒有發現「螢幕更新率」這個詞一直出現,甚至成為各家廠商主打的特色。 簡單來說就是每秒螢幕更新的次數,以120Hz為例,就是在一秒之內可以刷新120張照片,因此反映在使用者體驗上,在影像的動作會變得更加順暢, 也能減少禎數不夠的卡頓問題,補足了手機上的視覺體驗。 VIVO X50 Pro的螢幕更新率是90Hz,realme X7 Pro則是120Hz。
Vivo X50 Pro 開賣 HK$5,998,配 8GB RAM 及 256GB 儲存空間,使用 Snapdragon 765G 處理器,支援 vivo x50pro評測 5G 而且打機溫度並不高。 雖然沒有流行的 120GHz,不過音響晶片上稍為有下功夫,比較偏好傳統有線連接的用家多少有考慮因素。 尺寸以及重量恰到好處,純粹考慮這個規格的硬件以及造工設計,還未夠說服力,雲台的防震功能於拍攝影片實在極之好用,但是主鏡頭高超的攝影力並不是在所有場景都能夠發揮出來,暫且還是有充足光源的地方比較適合,雖然低光環境下吸光能力優異,但細節表現相比起全力發揮時實在相差太遠。 50mm 等效人像鏡好用,細節雖然比不上主鏡頭,亦沒有高強防震,但勝在作為副鏡頭之一光暗位細節處理優異。
vivo x50pro評測: Samsung S23 系列傳聞總匯:2億像素相機、45W 快充、售價、顏色曝光
不過,實試各台網速均未算太快,但幸好時延依然有 5G 級數,體驗亦佳。 vivo x50pro評測 但在室內白晝光的表現,則是realme vivo x50pro評測 X7 Pro較還原現場,VIVO X50 Pro則是稍微偏暖了一點。 從最前面看到現在,可以發現兩支手機的白平衡調校在不同場景下都各有優缺點。 2.感謝 vivo 提供產品撰寫文章,本文雖為商業合作,不過並無任何官方介入,僅確定內容是否有規格傳達錯誤。
從這個角度來看,X50 Pro+即使採用大尺寸感光元件與潛望式長焦模組,但整個鏡頭也沒有凸出太多,是今年多鏡頭設計的模範生。 而作為系列中配置最高的機型,X50 Pro+ 在相機以外的其他部分,也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手機後蓋加入了純素皮革(以下簡稱為素皮)材質,與之搭配的配色也更加成熟;屏幕的最高刷新率達到120Hz;核心使用Snapdragon 865,最大內存增加到12GB;快充功率也達到了44W。 拜 X70 系列的獨家亮點:「微雲台 3.0」系統所賜,手持夜拍的成功率大幅提升,在手持影片錄製的穩定性更是一般光學防手震或電子防手震機制所無法比擬的,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專業影像錄製,無需額外的穩定器或腳架協助」,滿足影音創作者輕裝出門、即時創作的需求。 與蔡司共同研發的主鏡頭搭配 vivo 獨有的微雲台 3.0 技術,讓 X70 系列展現出旗艦級的頂尖夜拍能力,稱它為目前市面上最優秀的手機相機系統一點都不為過。 在台上市的 X70 與 X70 Pro 皆提供「星芒黑」(左)與「霓砂藍」(右)兩種款式,前者整體色調偏沉穩、內斂,搭配 AG 磨砂處理,實際呈現出的精品感非常顯著;而後者的視覺表現更活潑、多變一些,漸變色的設計在各種角度的光線照射下會變化成不同的顏色,給人更多驚喜感。
vivo x50pro評測: Galaxy S23 系列售價全曝光,越來越頂天的價格
同時 SIM 卡槽也配置的防水環,雖然 vivo X50 沒標榜支援防水,但是在這點小細節上也有顧到。 隔壁 OnePlus 在發表新機 Nord 的時候就說過,是 Snapdragon 765G 的存在才讓中階機有了「夠強的效能」來實現「跟旗艦相近的體驗」。 這句話確實有一定道理,尤其是這兩年高更新率面板的門檻越來越低,以及各種 Turbo 軟體最佳化。 相當一部分用戶在日常使用時,可能的確是不太能覺察出中階機跟旗艦機之間的流暢度差異的。 「麻將牌」後攝是今年手機市場最大眾化的視覺元素,不論定位如何,隔三岔五就能見到一款背著大塊凸起的產品推出市場。
- Vivo X70 Pro 的自拍人像模式同樣能套用風格、美顏與虛化效果,實際拍攝出的人像照不只氣色好,優化後的膚質效果也很自然。
- 從王者以及吃雞兩款遊戲幀率表現來看,基本上都是穩固在一條直線,毫無卡頓可言,在遊戲畫面中我也發現vivo S16 Pro的畫質表現特別好,細節清晰,不會壓縮遊戲畫質,並且所有的細微操作都可以透過這部手機完美展現出來。
- 繼先前的 X50 後,vivo 在今(1)日也正式宣佈另外一款 X50 系列機種 X50 Pro 的台灣上市時間以及銷售資訊;此外先前 vivo 宣佈延攬氣質女神張鈞甯擔任 vivo 年度品牌代言人,並且拍攝 X50 系列電視廣告,目前也已經推出。
- 而語音部分則支援英文、法文、德文、印度文、韓文、西班牙文、簡體中文,適合租車旅客使用。
- 但事實上,現在的大型網遊遊戲用戶較多,其中也有不同配置的設備,因而遊戲廠商也會主動針對設備進行最佳化,提升運行效率,所以我們也能看到,現在的主流網遊基本上都能在大部分設備中以「流暢」或「較為流暢」的水準運行。
- 這個功能很多廠商的手機都有,只要把手機拿穩,憋氣拍攝等個兩三秒就成了,但是各家的調校都不同,效果也不同,但我覺得vivo X50 Pro的夜景模式效果非常自然,不會把把夜景搞成油畫一樣,這點我很喜歡。
- 後置5000萬搭載著IMX766V的超感光鏡頭,透過索尼定製,提升了濾光片的薄度、透光效果,讓手機哪怕在極夜場景下也有很出色的感光效能。
雖然在某些情況人拍起來不如VIVO X50 Pro好看,但總是反映出最真實的情況和呈現較為準確的白平衡,就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囉。 看到這邊小編越來越相信VIVO X50 Pro是網美特製機(?),在室內白光的表現,人物依舊比起realme X7 Pro顏色更漂亮、氣色更好, 也較為明亮,整體臉部光線呈現像是有專業打光。 但是臉的明暗對比小編覺得是 realme X7 Pro 的照片比較自然,只是這組照片看起來, 左邊像是化好妝出來,右邊像是剛睡醒的樣子。 總之如果想要拍起來人物好看,選VIVO vivo x50pro評測 X50 Pro,想要忠於自然,realme X7 vivo x50pro評測 Pro會更適合你。 開啟美顏功能下,兩支手機的表現都還可以,更細去比較的話,VIVO X50 Pro的人物氣色更好,背景草皮顏色也較符合現場。
vivo x50pro評測: 螢幕及音質
Vivo X50 Pro+ 水貨抵港,首批開價 HK$6,780,整體算幾抵玩。 X50 Pro+ 採用 Snapdragon 865 處理器,配 12GB RAM 及 256GB ROM,實用性不俗。 而且值得一提是 vivo 早期水貨機一直沒法連上香港 5G 網絡,但 X50 Pro+ 終於打破這尷尬局面,配合四攝配置等規格,實用性大大提升。 以下可以就vivo X50 Pro以及iPhone 11 Pro Max(主鏡頭、廣角鏡頭以及長焦鏡頭都是1200萬畫素)在日夜間的照片對比,看一下兩者之間的相機表現。 在室內黃光下,VIVO X50 Pro在前面幾組比較中佔優勢的美顏效果就有點適得其反了。
不僅如此,vivo 還在前置相機裡塞進了兩枚補光燈,而且在正常觀看正面的時候完全看不出來這裡面居然有補光燈,這個補光燈叫做微縫式補光燈,而且這次的前置相機也加入了 AF 自動對焦的支援,在極暗環境下的補光和對焦,vivo S16 Pro 顯得比以前更加得心應手。 上面這張是使用“微光人像”模式拍攝的樣張,在照片中會加入一些光暈一般的效果,而且能夠在保證人臉清晰且亮度足夠的同時,背景不會過曝,整張成片看起來十分高階。 近年來,手機的外觀都開始趨同,大多數廠商的外觀設計都沒啥新意,但最近 vivo 釋出的這款新機的外觀設計,屬實是讓我覺得有點意思。 這款新機正是 vivo S16 系列,而這次我們拿高配版 vivo S16 Pro 來看看它的表現到底怎麼樣。 是的很多小夥伴一眼就看出來這個功能特別適合我們出去遊玩時候和小夥伴們用自拍杆進行自拍,透過這個功能我們再也不需要一直找姿勢讓手機去對焦了,只要往手機前一站,便可以輕鬆拍出合照,所有人都被那一抹光照亮,那麼的清晰動人。
vivo x50pro評測: 處理器:高通S765G
而如今的X50 系列其實也不是完全讓硬件遷就著設計去做,只是相比過去「設計師負責給硬件套上好看蒙皮」的做法,現在硬件部門也要根據設計部門的想法改進裝配工藝。 但是素皮的質量比玻璃輕,所以駝色素皮版的重量反而會比「引力」要輕1 克。 與X50 Pro 相比,X50 Pro+ 的兩種材質配色很明顯要更為成熟一些,以凸顯它更旗艦的定位,不過正如越大牌越要隱藏logo 那樣,vivo 或者可以嘗試去用更隱性更高級的方式去展現自己的品牌logo。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 耳機的部分,由於 vivo X50 並未設有 3.5mm 耳機孔,所以會附上一條 USB-C to 3.5mm 的轉接器。
使用中國版安裝回Google相關軟體,並將通知打開,允許背景自動啟動後,續航會變得很差,如果重視續航,建議還是選購台灣有上市的機種。 GN1是1/1.3吋的大尺寸感光元件,而Galaxy S20 Ultra與Galaxy Note 20 Ultra的HM1是1/1.33吋,比這兩款的感光元件還要略大一點,但對焦體驗卻比三星這兩款手機好,尤其是拍攝近物時,完全不用擔心對不到焦的問題。 Galaxy Note 20 Ultra已經改善不少了,但Galaxy S20 Ultra升級軟體多次後還是不行。
vivo x50pro評測: 系統
以一般的手持相機架來進行 vivo X70 Pro 與 iPhone 11 Pro Max 的手持錄影對比,實測過程沒有使用額外的穩定設備。 以下為手持錄影的實測,對比採用 OIS 光學防手震與電子智慧防手震機制的 iPhone 11 Pro Max,在一般步行與跑步時畫面穩定度的差異。 實話說在產品發表之前,筆者是沒想到今年 Vivo X 系列的 X50 Pro 和 Pro+ 能給人帶來這麼大的驚喜。 首先在外觀部分,「雙層雲階」讓人過目難忘,輕薄機身又正好能切中不少人的使用痛點。 雖然早期不少人(包括筆者)都常會吐槽 Vivo 的手機喜歡借鑑 iPhone,但回過頭看,近幾年挺多個人認為稱得上美型的產品其實都出自 Vivo 之手。
- 側面也能看出 X70 Pro(上)與 X70(下)的邊框視覺感差異,以筆者的實際感受來說,X70 Pro 更優一些,但對於一些不喜好曲面螢幕的用戶,也有平面螢幕的 X70 可以選擇。
- Vivo 自 NEX 3 時便已經讓筆者大為感嘆的 ISOCELL 感光器色彩調校功力,這次在新機上似乎發揮得更加徹底。
- 以下是vivo X50系列的細部規格比較,X50 Pro+是中國版,而X50 Pro與X50是台版。
- 用 105mm 潛望鏡頭的虛化效果非常出色,鍾意拍攝特寫或者人像都可以常用。
- 要拍攝超級月亮,工具很簡單,月亮一顆,vivo X50 Pro一台,腳架一個,空曠最好是無光害的空地與很多很多的耐性。
- 5X 變焦大大豐富了拍攝的可能性,尤其在城市環境裡,非常利於進行一些主攝難以實現的構圖。
手機的背面是玻璃材質,顏色稱為阿爾法灰,目前只有這一種顏色可選,夢幻的阿爾法灰展示超越現實的「幻影」美學,在科技與時尚的美學融合中,帶來超凡脫俗的視覺盛宴。 我覺得這個配色很不錯,化解了機身與主相機的厚重感,整體看起來很協調。 Realme50pro和vivonex3s都是相同品牌旗下的5G手機,兩款手機在外形和配置方面都是精心設計的,你認爲哪款手機更值得入手呢? 外觀對比realmex50pro正面是6.44英寸AMOLED屏幕,採用雙挖孔設計,屏幕比例是20:9,解析度是FHD+,屏占比具有92%,支持100% P3廣色域、105% NTSC色域。 拍攝上除了有微雲台主鏡頭,可以減少成像晃動模糊的機會,更加入防抖助手,開啟後只要將小球維持在白色圈圈內就能保持影像穩定,讓使用者實際掌握防手震的能力範圍。
vivo x50pro評測: 錄影超級防手震
如果你預算只有萬元左右又想獲得5G體驗,那麼不用有任何懸念,直接選擇「破壞性價格」的realme X50吧。 Vivo 的X 系列已然越來越高端化了,這也是它首次搭載了驍龍8 系芯片,但是,並不是說芯片高端手機就能高端。 在為X 系列更進一步的準備工作上,vivo 繼續保留了HiFi 芯片,著重用到了一顆超大底的全新CMOS,讓這款手機的拍照能力上到了vivo 的全新水準。
vivo x50pro評測: 變焦
最後謝謝vivo提供寶貴機會讓我體驗這隻超棒的新手機,可惜體驗時間有限,我無法好好展現vivo X50 Pro的優秀功能。 Vivo X50 Pro還有很多很多的攝影功能,希望大家也能親身體驗一下,了解新一代的專業攝影旗艦vivo X50 Pro是如何的重新定義攝影啊。 更慘的是,當你平常抬頭看月亮的時候,你不會發現月亮會動,但是在60倍放大下你會發現月亮會悄悄的往右上方緩緩移動,你剛剛調整好的畫面又跑掉了,所以拍攝60倍的超級月亮的手腳要快。
vivo x50pro評測: 搭載 M2 和 M2 Pro 晶片的 Mac mini 意外亮相
可能也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量,主打微雲台技術的 X50 系列便應運而生了。 Vivo X50 Pro 目前暫時仍未獲得手機拍攝測評機構 DxO 的評分(是因為沒課金嗎?),不過不代表攝影質素可以被忽視。 主鏡頭於環境光充足的情況下對焦並不算快,即使沒有雲台功能照片仍然有一定質素,不過此機還是比較適合影片錄製。 是說,個人並不完全反對這種因(豎折)機制宜的調度策略,但也希望廠方能提供一個類似遊戲模式的選項,好讓有需求的用戶自己決定是否要釋放裝置的潛能。
vivo x50pro評測: 【開箱評測】Vivo X50 Pro 手機:變焦 60倍,可接受 20倍、微雲台「買 _ 過」
機身窄窄長長,金屬邊框上下採用平切設計,無論是橫向縱向依然非常就手。 不僅如此,vivo S16 Pro 這次還在顏如玉配色中加入了電致變色技術,將應用在靶向劑、超解析度顯微鏡的前沿技術,將這款配色相結合。 只需要在陽光下曬一下,背板的淺綠色就會變成深綠色,一款手機就可以看到兩種配色,還真的挺有意思。 看到這個外觀,這是 vivo S16 系列主打的“顏如玉”配色,在名字中就能看到這款配色的設計,顏值就像玉一樣,這就是 vivo 以玉石為靈感打造的一款配色,從上往下是白色到淺綠色的漸變,其中還夾雜了一些若隱若現的水紋,可以看出這就是拿青白玉作為底色打造的配色。 而我也相信,透過vivo S16 Pro這一臺隨時隨地都可以照亮我們自然美的手機,也將開啟屬於它的新紀元,讓它不只是照亮你我tā,更會點亮照亮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vivo x50pro評測 充電充得快續航卻非常好,經過我四小時高強度的使用,發現最後還剩下39%的電,毫無疑問,一整天的中強度使用是完全拿捏住的。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 提供SE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