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紐約市立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所,關注女性主義、酷兒運動、與台灣研究。 非營利組織的運行總是在計畫與財務兩造之間平衡,而在組織工作的員工也是一直在金錢與理想、現實與社會正義之間做妥協與取捨。 所以在找NGO相關行業時可以先用LinkedIn刷完今日的進度後,再轉往Idealist會有另一片天地。 很多人以為溝通力就是「英文很好」,其實並非如此。
這些事情確實瑣碎,但是就是鍛鍊工作態度的基本功。 活動:辦理包括講座、校園模擬法庭、暑期校園營隊、大型活動擺攤等工作。 主要任務是藉由推廣活動,針對個案與議題與民眾進行對話。 由專職律師、法務人員組成,負責第一線受理民眾申訴(包含申訴電話、申訴郵件),並統籌各律師小組,透過法律程序協助民眾檢舉不適任法官、檢察官、進行冤案救援,以及聲請大法官解釋憲法。
ngo 實習: 加入臺大國際 NGO 人才培育學校,
1.參與規劃及執行記者會、撰寫新聞稿。 ngo 實習 2.媒體合作規劃、媒體溝通整合操作。 4.勸募活動宣傳推廣、倡議、採訪撰稿。
以他自己為例,他曾申請「旭日獎學金」,此獎學金專為經濟弱勢的學生所設,除了每年 10 萬元的獎學金,亦提供課業輔導、英文小班教學、工讀機會、學費減免、出國交換補助等等(更多旭日計畫詳情,請至文案最末了解相關資訊)。 外交部發布新聞稿指出,「外交部選送NGO幹部赴海外INGO實習計畫」自民國94年開辦以來,已選送超過60位優秀NGO幹部赴海外實習。 報名者須為現職NGO幹部,今年優先招收的實習領域,包括性別平等、醫療衛生、人道援助、環保永續、民主人權、社會創新或其他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議題。
ngo 實習: 什麼樣的人適合來?
雖然會覺得有些可惜不能以實體的方式參與實習,但我同樣收穫了很多,在看議題的函授影片時,接觸到許多之前不熟悉的議題,對於之前接觸過的議題,則是看見了更多不一樣的觀點! 在參與航空城教案的時候,雖然沒有從頭到尾參加,但看著負責人經過反反覆覆的試玩、無數次修改,為的就是希望活動能更加順利,教案能被好好使用,在這過程我看見了推廣活動背後的辛苦,也明白「人權」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甚至可以說是很艱難的一件事。 專案實習指的是實習課一開始就明定以特定主題作為實習的內容,此種專案實習主要是與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合開。 司改會與中原大學合開過的專案實習包括關廠工人、人頭帳戶、太陽花學運訴訟案件等等。 專案實習的內容會與一般來司改會申訴中心實習的內容不同,要看不同專案內容而定。 宣傳:包括官方網站維護、粉絲專頁管理、視覺設計、以及媒體統籌等工作。
我堅持自己拖所有行李,因為我知道,一進了登機口就是只能一切靠自己的旅行了。 ngo 實習 我會勇敢,走得踏實篤定、過得充實精彩。 關於我結束實習返國後的經驗分享、發表和紀錄,及整趟實習帶給我的啟發,請參考:NGO實習|亞洲自由選舉網絡(下)。
ngo 實習: 協會秘書長(建築美學)
這次我們邀請到了擁有精神障礙者刑事被告辯護經驗的黃致豪律師,和我們談談在法庭的所見所聞,以及如何看待台灣司法政策的精神障礙犯罪處遇問題。 想要更加了解相關知識,歡迎來參加此次內部培訓! 為了培養學生能讀、能寫、能想的能力,我們在基礎課程裡設計了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經典閱讀」課程,並將「哲學基本問題」列為基礎必修課程。
上大學後,弘杰對服務的熱忱不減反增,在啟智中心工讀期間,他發現自己仍放不下護理夢,決心繼續攻讀學士後護理,希望在未來能結合人類學、法律和護理等多重專業,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本學士班的教育目標是:熱愛知識、關懷社會、體驗生命。 我們希望盡可能在課程中,讓學生深切體認到不同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特色、意義以及與種種社會文化議題的關係,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知識與關懷社會的態度,並透過實際的田野、活動與社會實踐,讓同學們體驗生命、培養實踐能力。 本計劃由博群計劃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創新研究中心合辦,挑選香港優秀的非政府組織作為合作機構,讓同學在實習中,深入社區/社群服務,了解公民社會和NGO工作的理念和手法,與機構一同推動社會改變。
ngo 實習: 社會議題研究員
從小在農村長大,幸運的在成長階梯上接觸了社會學與心理學,時而對現狀充滿熱忱卻又陷於無助。 不愛正向思考,喜歡在痛楚中滋養自己的一片天地。 喜愛旅遊、文學、電影、看狼人殺與無止盡的喝酒。
有大型國際或國內活動企劃能力與活動執行經驗。 為培育國內青年學子參與 NGO 國際事務,建構與國際接軌能力,並強化與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合作關係,外交部特訂定本甄選簡章,提供有志青年出國實習及考察 INGO 經營管理實務之機會,並利儲備國內 NGO國際事務人才。 4月25日,為同步申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選送青年赴新南向國家深度演習計劃」的企劃補助,我快馬加鞭地請教授撰寫推薦函、與實習組織來回信件協調,終於順利取得面試機會。 上天疼惜,面試過程格外順利,雖然也面臨許多不懂的專業問題、對我個人專業能力的試探和自己英文表達能力不足等考驗,但將近30分鐘的面試以用泰文與老闆互道謝謝愉快作結。 雖然目前司改會與數間學校法律系有合開實習課程,但其實多數法律系對實習課程仍不夠重視。 普遍時數偏短,而且學校也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源來支持。
ngo 實習: 前言 為什要去 NGO 實習
在實習過程中,我更加理解當今台灣非營利組織的樣貌,知道非營利組織面臨的困境,但同時也發現更多的可能性,以及非營利工作者辛苦與努力。 而我在理解這些的同時,也讓我思考我「… 成為台權會志工、走入倡議之路算是跨出了為人權奮鬥的一大步,但你是否也疑惑過:「成為行動者的我,會有什麼實際作為、要怎麼達到目標?」 ngo 實習 為了讓新加入的人權小蜜蜂們更清楚何謂「倡議」,… 本學士班在課程規劃上,一、二年級基本上以共同必(選)修課程為主,重視培養寬廣紮實的基本學識能力,三、四年級則以專業學程為主,加強專業能力的訓練。
- 問問自己,是否有能力在 3 個月內學會一個新的少數民族語言之基本溝通,並且對不知道的人、事、物都真心充滿好奇,屏除內心的成見,誠心誠意思考與自己價值觀不同、甚至相違背的觀點,這樣才有可能做好「傾聽」及「溝通」的工作,達到倡議的效果。
- 一律採通訊報名,請檢附應繳文件期限內郵寄至 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二號「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收(未獲錄取者不另退件)。
- 作者以自身經驗為出發點,點出許多制度上的問題與困境,並期許其他組織工作者能共同朝著社會正義的目標前進,突破以「金錢」衡量的工作觀。
- 實習生拍攝自己於組織實習時的各式學習與參與瞬間,並製成一分鐘的短片,最終於 Demo Day 時播放。
- 大學期間,弘杰曾在聖嘉民啟智中心工讀,也曾擔任消防局的救護義消,加上自身住院與照護家人的經歷,促使他決定走向學士後護理。
- 一、 為培育國內青年參與NGO國際事務,建構與國際接軌能力,並儲備國內具NGO國際事務人才,本部109年度規劃辦理選送我青年學子赴國外INGO實習計畫。
- 關心所有邊緣弱勢,探究助人的倫理與學問,期許成為全臺服務與倡議團體之最大交流平臺。
身在島嶼南方的你,有時是否覺得人權議題總是有點遙遠? ngo 實習 在網路上關心著這片土地,卻發現一個又一個活動都遠在台北,不知該從何開始參與? 或者說,想參與議題,卻又苦無同伴討論取暖? ngo 實習 ngo 實習 在這邊邀請你,和我們一同成為南方的小蜜蜂,… 三、四年級的專業學程的目標,是希望修完主修或副修專業學程的學生,能夠有一定水平的專業學識能力,使之畢業後有「自我再造」的能力;而有志深造的學生,則有考上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所或出國讀書的能力。
ngo 實習: 志工|實習生培訓
在這裡實習,同學們有機會聽到對政府作法的批判聲音,並且了解這種批判的理由或邏輯何在。 同學們不一定要贊同我們的看法,但是在改革的論述中,同學們絕對有機會磨練並發展自己的思考,避免將既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除了理解之外,同學也有機會實際參與改革行動,體會改革到底有何困境,而自己又能如何發揮作用。
相較之下,社工系對實習就顯得重視許多,不僅實習時數較長,學校還會有團體督導以及個別督導,了解同學在實習機構的狀況。 我們也希望將來與各校法律系合開實習課程時,實習時數能拉長,並且先面試申請實習的同學以了解其學習需求。 而學校也要更了解並關心來司改會實習的同學們,實習的狀況如何,有沒有需要協助或調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