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在2013年建置雲端藥歷系統,並於2016年擴大為健保雲端系統,醫師透過系統可快速查詢病人12項主題式就醫資料,包括看診最需要的檢驗檢查、手術等資料。 比如,卡片晶片毀損難以讀取、遺失需等待補辦,或醫護進行居家醫療時,得攜帶讀卡機和相關設備來讀取患者健保卡,讀取時間還可能耗上1、2小時。 為此,2018年,健保署開始與行政院公共數位創新空間小組(PDIS)討論,找來專家聯手設計出虛擬健保卡,要讓民眾透過手機,就能完成過所有就醫手續,不必仰賴實體卡。 健保沙盒計畫經費不會採用健保基金,而是由藥品查驗中心申請經濟部跨部會科技計畫經費。
李伯璋上午出席「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SDK串聯健康新服務應用分享會」,進一步回應媒體提問,如果真要實施退燒藥實名制,健保系統已經準備好了。 李伯璋說,這個健保沙盒計畫,將由藥品查驗中心和健保署來執行,沙盒經費不會使用健保基金,已由藥品查驗中心申請經濟部跨部會科技計畫,待經費審核通過後,健保署將配合查驗中心,來收集健保沙盒創新醫材的實證文獻,以及經濟效益評估資料,來累積臨床真實世界證據,再評估是否納入健保給付。 李伯璋說,目前比較具體的初規策畫方式是,民眾在健保快易通App中申辦虛擬健保卡,就醫時秀出虛擬健保卡QR Code,讓院所掃描或授權遠端讀取,就能進行看診,於是2019年健保署開始試辦,後來遇到COVID-19疫情爆發,健保署加強力道,針對疫情催生的視訊診療,大力推廣虛擬健保卡。 民視新聞/許家程、黃信儒 台中報導去年八月份台南發生殺警案,震驚社會,警方用槍時機及執法安全也引發重視討論。 台中市刑大科偵組幾名有資訊背景的員警,透過撰寫程式,研發出AI偵測系統,偵測現場有無持刀嫌犯出現,如果有持刀者出現,就能透過強光和警報音,進行反制,希望提升員警勤的安全。 李伯璋表示,過去口罩實名制利用健康存摺介接,健保署在3日內完成系統建置,若將來有藥品實名制需求,健保署將全力配合,由於藥品本身已有拿藥系統,可在3日內就完成實名制的系統架構介接。
健保署署長: 相關網站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 健保署署長 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 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物理治療師淪為代操機械的工人,真正專長難發揮,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教授張國軒醫師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機制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 如今終於有新型的專用生物製劑可望提供精準治療,但藥物價格昂貴,施打一劑近20萬,一般家庭難以自費支出。 可健保署卻始終未同意將其納入健保給付,這樣「明知可救,卻因無力負擔藥費,看得到但用不到」的情況,對努力不懈對抗病痛考驗可望回歸社會的病友及家屬而言,實屬一大重擊。 地區醫院500元以下免收,501元以上收取10%,最多收100元。
健保署署長: 健保署長李伯璋被拍到與女子十指緊扣 稱是乾女兒、自認問心無愧
李伯璋說明,雖然明年健保費不漲,但為公平性與醫療品質,分級醫療的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還是一定要落實,他表示在疫情穩定後就會盡快讓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重新上路,讓使用者付費精神落實,也希望多出來的資源也能挪於癌症、罕病等,極需新藥投入的醫療項目上。 另外,還包括長照商品、重大疾病、特定疾病或重大傷病商品等,保障種類眾多。 健保署利用健保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相關給付設計,也規劃開放健保大數據應用,讓國內產業能多元提升健保資料庫的價值。 我們非常重視民眾資料的安全性,會將資料去識別化去連結,無法辨識特定當事人。
此外,大量做檢查的結果,健保費用成長就很可觀,但在總額預算固定之下,點數增加會使得點值下降,而醫院為了增加收入就又繼續衝量,如此一來就會導致惡性循環。 健保署署長 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整合性醫療照護: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一. 健保署署長 六萬人,多數人雖已康復並解除隔離,但仍有部分病人因肺纖維化、失眠、疲勞、疼痛、情緒障礙等後遺症,即便就醫也不知該掛哪一科,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已提供「整合門診」服務。
健保署署長: 健保改革1》「無效醫療」和「過度醫療」真的是讓健保瀕臨破產的元兇?
審核通過後,健保署將配合查驗中心,收集健保沙盒創新醫材的實證文獻和經濟效益評估資料,再評估是否納入健保給付。 李伯璋認為,有助於國民健康和健保資源運用的醫療AI,如早期癌症病灶輔助偵測AI系統,會是健保署的考量重點之一。 李伯璋指出,去年調高費率後,雖然暫時緩解了財務危機,但隨明後年花費再度攀升,健保必須正視財務的結構性問題,因此今年趕緊針對部分負擔進行調整,強化使用者付費,要求就醫民眾共同分擔責任,而不是由醫界一肩扛下醫療浪費的責任。 健保署表示,尊重憲法法庭之判決,未來將依判決意旨研修相關規範以完善法制。
-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27)日進一步表示,健保署準備好了,一旦國家政策真走到要實施退燒藥實名制,健保的健康存摺系統可以在三天內上路。
- 但《内政部卫生署组织法》在立法院审议了3年,直至1934年4月才由国民政府公布。
- 全民健康保險會今(9/23)日表示,健保費率留待10月討論,精算後才能決定。
- 為維護達文西手術執行品質,健保署為民眾把關,訂定執行醫師之專科別限制、要求醫師須經訓練並由特定學會認證後方可執行達文西手術。
- 滕西華直言,大法官允許3年後再補票,健保署卻可在這3年內繼續違法開車、將健保資料庫做目的外利用,人民也無事前同意權和事後退出權,令人無法接受。
- 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於1928年4月成立,是中華民國有關公共衛生、醫療與社會福利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同時監督各縣市地方政府衛生局(處)與社會局(處)。
醫療AI、精準醫療、新藥、新特材、新醫療技術的發展也直接或間接影響健保的管理走向及新的策略,「沒有開始,就沒有改變的機會」,我們追求台灣健保能永續經營,力求打造一個有效率的健保制度,提供醫療人員快樂的工作環境,為台灣人民的健康照護奮力前行。 全民健保是強制性社會保險,照護全民並提供基本必要的保障,許多民眾生病或罹癌需醫療時,當有自費醫療需求時,才發現沒有商保健康險分攤醫療費用風險。 為強化個人醫療保障是否可藉由投保商保健康險補位健保,我們會負起良善管理人的責任,持續與保險局合作促請商保開發補位健保的保單。 偏鄉離島的遠距醫療與老人化社會的居家醫療將是台灣醫療體系的重點,透過醫療科技,將遠方的專科醫師帶到在地端民眾眼前,有效率地提供醫療諮詢,實現在地就醫、在地治療,病人不動之醫療服務,必要時、立即啟動轉介服務,有效把握治療黃金期。 目前是限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及急診,後續將朝擴大執行範圍(施行地區、場域、會診科別)、新增遠距診察人員(醫師對護理人員)作檢討。 疫情期間、依「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先針對COVID-19感染居家隔離病人提供「視訊診療」,再放寬擴大為穩定慢性病人及不便去醫院的長者,未來將依政策指示檢討是否納入常態性給付來規劃。
健保署署長: 健保住院日數有上限「滿30天被趕」? 健保署出面喊:假的!
不過,他馬上又接著說,人在公門好修行,做了對的事,就能造福千萬民眾且留下好名聲,遠勝過一切。 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商東福表示,經精算,主計總處明年編列挹注健保二四○億元,加上基本工資調整,連帶健保收入年增五十六億元,補充保費原預計收取五百億元。 李伯璋也指出,這次新聞事件是他私領域的事情,目前他擔任健保署長,應該會是最後的公職,希望完成健保改革,把台灣醫療做好。 健保署署長 周刊王今天報導,日前拍到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和一名年輕女性單獨共進晚餐,兩人用完餐散步時,甚至牽手、十指緊扣。
- 台中市刑大科偵組幾名有資訊背景的員警,透過撰寫程式,研發出AI偵測系統,偵測現場有無持刀嫌犯出現,如果有持刀者出現,就能透過強光和警報音,進行反制,希望提升員警勤的安全。
- 原以為經過幾天折騰和治療後就沒事,孰料,在出院返家隔兩天後,她卻覺得視力有模糊、明顯往下降的情況。
- 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目前健保給付的罕病共有37種病類、61種罕病藥物。
- 研究顯示癌症發生/基因突變/輻射是有相關性,為了讓民眾知道自己每年已接受放射檢查之輻射劑量,我們參酌長庚醫院及三軍總醫院放射部的資料,讓民眾從健康存摺點選就醫總覽,就可看到個人接受放射線檢查的醫療輻射量資訊。
- 「健保的目的,就是希望不再有病人因病而貧!可是這樣的概念和理想,似乎無法讓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感受到。」張國軒醫師感嘆的說道。
- 「難怪AZ去年有3款藥退出台灣市場,包括普心寧(Plendil)、寬心(Imdur)、恩特來(Inderal),GSK的安滅菌也是長期缺貨!」台灣藥品行銷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指出。
- 然而,台權會也遺憾,個資法部分規定被認定合憲,給國家公權力和有力私部門的啟示,將是「先做再說」,只要個資法允許具有公共利益且有安全規範,就可以便宜行事強制利用,期待立法者站在保障人民資訊自主權的立場,修正《個人資料保護法》,而非任令公務或非公務機關恣意解釋有欠明確的「目的外利用」要件。
《路透社》指出,這是藥廠正在為美國拜登政府日前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做的準備,該法案允許美國政府的醫療保健健康計劃,自2026年起可直接就一些藥物議價。 目前各藥局估計,每人每日乙醯胺酚的使用量為4顆;5日就是20顆;一家人若4人,5日用量就是80顆。 中國疫情升溫,國內迎來第三波疫情,初估二月達到高峰,食藥署昨日與藥廠開會討論後,考量庫存量充足,目前暫不考慮限購令。 【記者陳慜蔚/台北報導】全球晶片短缺打亂汽機車品牌產銷佈局,其中,三陽工業(2206)趁勢強化佈局產品線,在連續多個月拿下銷售冠軍後,去年全年機車領牌數達到25萬5435台,市佔率達到34.8%,扭轉國內機車市場過去由光陽(KYMCO)連續22年獨霸的紀錄。
健保署署長: 自由開講》趙少康不可「趙一半」?讓「戰鬥藍」變「顫抖藍」!
除此之外,根據罕病基金會統計,雖然健保相關單位屢屢表示,因為財務問題,未能給付所有的罕病患者,但事實上每年的罕病健保專款,竟然都沒有用完。 自2017年到2021年,5年間沒有用掉的總餘額更累計逾26億元。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於今年9月7日公布的最新研究,評比德國、法國、英國、澳洲、日本、南韓與台灣7個國家的罕病診斷與醫療照護現況,分析8種罕病藥物在7個國家取得許可證,到成功給付的時間差。 結果顯示,台灣被核准給付的罕藥僅2種,且給付耗時、平均等待30個月,對於罕病政策,病人的意見與影響力也相當有限。
這類資料不一定是病歷,目前也有統一的上傳格式和醫療費用申報格式,如健保IC卡就醫資料、檢驗檢查資料等,並非標準轉換的優先考量。 李伯璋分析,健保署要求上傳的資料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健保給付和費用申報相關。 這個制度是要有效運用有限的健保資源,透過階層式收費差距,來引導民眾接受適當的醫療服務,也就是急、重、難、罕等傷病才去大醫院就醫,小病和穩定慢性病到基層院所就醫,來減少非必要檢驗檢查和用藥、落實分級醫療。 李伯璋表示,虛擬健保卡目前已串接醫指付、阿佩支付,並計畫納入更多支付選項,像是財金公司、銀行支付App,特別是與醫院有合作關係或優惠的銀行。 他也點出,未來在法規允許下,虛擬健保卡也將結合電子處方箋,來讓民眾領藥更便利。 因為,這些情境難以讓實體健保卡發揮效用,不是病人隔著鏡頭與遠端醫師溝通、醫師無法插卡讀取病人資料,就是醫護出動到院外服務病患,得攜帶沉重的設備來讀卡,還可能等上1、2小時。
健保署署長: 業務單位
「我們是不是把太多資源用在無效醫療?」楊志良也指出,像是2000年通過的《安寧緩和條例》,這個條例經過20年有相當的進步,末期病人就不再做心肺復甦術或是葉克膜,我們要承認生命是有限的,怎麼樣學會好好說再見。 」楊志良表示,台灣1年恐花上1千億以上在延長這些「不必要的痛苦」。 根據統計,全球已開發國家平均一人一年看病5-6次,但台灣卻高達13次。 去年健保署為了避免健保資源過度浪費、改善民眾「小病也要跑大醫院」的觀念,收掉北部幾間大型醫學中心兼任門診,希望能推動分級醫療制度。 對於日前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健保的部分負擔新制預計今年底或是明年初上路,但健保費率調漲不會和部分負擔新制同步實施?
健保署也提供跨多科別整合性之門、住診服務的獎勵方案,由主責醫師診斷會診相關所需科別,並由個案管理人員協助各項服務之聯繫與安排事宜,幫助染疫康復者儘早回復正常生活。 保險業者於商品之招攬文件及條款均時會詳細揭露保障內容,壽險公會表示,保險公司在銷售保單時都會由業務同仁解說以利民眾充分瞭解,民眾可依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及需求自由搭配、規劃,以彌補因罹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健保資源合理分配:蔡總統針對台灣各層級醫院協會代表提出諸多財務不平衡的醫療改革想法,要求健保署提出十年財務規劃;藥師公會全聯會黃金舜理事長指出台灣藥品費用占整體健保資源廿八. 現在健保給付藥品有一萬四千多種,裡面有五千八百七十九項,一顆藥給付在一. 五元到五元,台灣製藥產業這麼優秀,卻因為昂貴癌藥與罕病的藥費,造成已過專利期的藥品單價比糖果還便宜,這都有檢討空間。 遠距醫療及居家醫療可減少行動不便民眾外出就醫奔波的辛苦,醫師支援偏鄉/離島的醫療人員確實辛勞,更好醫療服務必須仰賴更加合理的健保給付,調高點數勢在必行。
健保署署長: 健康醫療網》網紅硬舉百公斤漏尿,都是重訓害的?復健科醫師這樣說
但他自認是「健康寶寶」,遺傳父母的好體質,儘管已邁入「銀髮族」門檻,但還從未煩惱過「養生」這件事。 李伯璋進一步說明,未來健保署仍會持續配合醫療科技發展及實際臨床需要,將新醫療技術納入健保給付,以提供民眾與時俱進之醫療技術,減輕就醫負擔,同時讓醫療提供者得到合理給付、改善現有醫療環境。 達文西手術近年常用於泌尿科、消化外科、胸腔外科等科別臨床治療,惟健保署經醫療科技評估(HTA),達文西手術因其設備購置、耗材及維修費用等成本,相較傳統手術昂貴,不符本土經濟效益,且部分項目療效及安全性證據尚不充足。 為維護達文西手術執行品質,健保署為民眾把關,訂定執行醫師之專科別限制、要求醫師須經訓練並由特定學會認證後方可執行達文西手術。
中國疫情大爆發引發搶藥潮,掃貨甚至波及鄰近國家,衛福部不排除祭出「限購令」,最後手段更喊出要比照口罩、快篩實施「實名制」。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27)日進一步表示,健保署準備好了,一旦國家政策真走到要實施退燒藥實名制,健保的健康存摺系統可以在三天內上路。 李伯璋說,從資料內容來看,健保署要求上傳的資料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健保給付和費用申報相關。
健保署署長: 健保署長李伯璋十指緊扣嫩妹!被拍到:她認我做乾爹
我們也檢視如何在保障民眾資料安全與學術研究或資料加值應用間取得平衡,在中研院何之行副研究員協助下,已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內新增以「健保資訊運用及共享」為主題,提供民眾表達意願及簽署個人資料利用告知同意書。 我國COVID-19疫情於今年五月升溫,國際經驗顯示高流量鼻導管治療與「俯臥式擺位」對重症患者極具效益,健保署也都儘快請專家同意新增申報代碼,回應院所治療病患時擁有更多健保資源可使用。 解決健保虧損提高保費是最直接的方法,但對於有改善空間的醫療狀況,民意仍頗多微詞,且舉證歷歷,例如過度檢查、過度醫療、藥物浪費等,對此,李伯璋強調分級醫療很重要,也就是急重難罕等疾病到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而一般的健康照顧就交由地區醫院或診所。
健保署署長: 政府捐助財團法人
此外,為了避免重複檢驗、檢查與用藥導致的浪費,李伯璋表示,健保署過去幾年所做的基礎建設,也就是醫療資訊雲端分享,已經逐漸改善這些狀況。 李伯璋認為,這麼做能建立民眾醫療費用意識,每年每人減少一次不必要的就醫,就能減少健保支出378億點。 這比部分負擔調整的預估年收入99.9億還要高出許多,若能減少2、3次就醫,效果更可觀。
健保署署長: 健保存摺串聯SDK應用廣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