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義分享6大優點

無所住即是無量壽,生其心即是無量光。 所以他方菩薩要得清淨解脫三昧,阿彌陀佛這一願的加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一願意謂:若我成佛的時候,國中菩薩,無論善根功德的深淺,都能隨其心念,即時目睹十方無量無數莊嚴清淨的佛土。 那些若淨若穢剎土的景況,悉能應其意願,映現在七寶樹中間,其明晰度,猶如手持明鏡,自睹面像。 《無量壽經》記載,西方淨土,微風吹動羅網寶樹,宣發微妙法音,流佈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煩惱習氣自然不起。 大願法義分享 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

大願法義分享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意謂:設使我成佛時,國中天人以般若的空性,破除對身見的貪戀執著;如果此願不成就,便不成佛。 在此世間,吾人悉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願望,然而欲實現這個願望頗有困難。 無論是乘飛機、坐火車,還是步行,都有諸多障礙。

大願法義分享: Archives for 現場法義分享 – Page 125

所以他即刻一經往生見佛以後,就回到生死海中度化眾生,所以這個才叫做「除其本願,修短自在」。 大願法義分享 極樂世界中地上的樓台宮殿,地下的七寶金幢,與虛空的珍寶羅網遙相輝映。 大願法義分享 無量雜寶各具百千種香,百千種香亦有無量寶色,奇妙莊嚴。 其珍寶與妙香皆悉巧作佛事,或得如意珠,除滅一切貧窮之苦,或遠離一切怨敵怖畏。

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的國土,以磚木瓦礫為所依,以土石為邦域,甚或業貧福薄,以種種化工產品為建材,暗冥而有害,是故興起此願,願國土廣博嚴淨,猶如明鏡,徹鑒十方剎土。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 諷誦經法,為人演說,乃獲得辯才、開發智慧的良佳方法。

大願法義分享: 我們為什麼喜歡習慣性評判別人

這一願意謂:設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種種類別的眾生,蒙我的光明照觸其身體,悉能身心柔軟,安適愉悅,超勝天上人間所有一切的樂受。 大願法義分享 阿彌陀佛因地見到有的剎土,雖大地皎潔,然依報器物未盡奇妙。 比如娑婆世界,金銀七寶未有妙香,沉麝無珠玉之光,則於剎土未然盡善盡美,是故興起此願,願國中所有萬物,悉以眾寶合成。 眾寶各具妙香,妙香亦發神光,是為奇特。 此乃阿彌陀佛無量功德所成就的莊嚴。

這一意願屬於般若智慧的範疇,願往生即是對五濁惡世生起了出離心。 須知貪愛不重就不會生到娑婆世界,持念佛名不至心信樂便難以生到極樂世界。 我們無量劫以來對娑婆世界五欲六塵貪愛不已,如飛蛾撲火,似蠶吐絲作繭,很難生起厭離之心。 由於厭離心不切,我們便難以解脫輪迴的苦患。

大願法義分享: 祈請法師法體速速安康以全大願, 吃素護生。 第二 要命就要保命,興聖教, 沒有加入鏡子自己的主觀判斷,為親友,未來際劫恆無倦」。

可是我們這個也可以設想,如果一輩子他的這種為人度生心切的這種心非常濃,那麼盡管濃可能他自己的道業還沒有了,他發願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可是一旦往生了見佛以後,就突然間這種原來如此,當下明瞭。 就跟我們常願裡面講到的說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然後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那個強勁的心又生起來了,這時候他就會生起這種無畏,這種當下在佛的願力的加持下,他就有這種佛的無畏感。

  • 人類的這種自我以為的享受,實際上是自我果報苦楚相連的嘛,這叫因果不善。
  • 從極樂世界的視野中,因為他在極樂世界,出現了這麼一段時間,馬上又回到苦海度化。
  • 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 所以你看阿彌陀佛這四十八願,願願都真是圓滿無缺的。
  • 不瞭解色陰無常、苦、無我,就會愛染執著此色陰是常、樂、是我,但色陰實質是生滅無常、苦、無我,有危險性、變易性,無法主宰,因此色陰若變,例如老病死等,就無法接受,生起憂悲惱苦。

光明徧一切處,名號含攝光明功德。 光明有瀰散性,虛空法界任一地方光明無不滲入,只要有眾生的地方就有慈光的護佑。 名號人皆可稱,稱念名號時,阿彌陀佛的光明功德便現前加被行人。 這一願意謂:設使我成佛的時候,國中天人必定能安住於大乘正定聚,必定能證到大乘涅槃佛果;如果這一願不能實現,就不成佛。

大願法義分享: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在過去久遠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這個時間就非常之遙遠了,超出我們的思惟,即便地球所有電腦聯網也難以計算出這時間的長度。 在這悠長時間之前,有一尊古佛叫錠光佛,在這個娑婆世界示現成佛(錠光佛又叫燃燈佛,就是《金剛經》裡提到的釋迦牟尼佛的授記師)。 向前推次第有五十三尊古佛示現世間,教化眾生。 世自在王佛就是阿彌陀佛的親教師。

足證極樂世界逍遙解脫的生活方式,令人神往。 這一願意謂:設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種種類別的眾生,聞信我的名號,悉能獲得大乘菩薩的無生法忍,證入諸多深妙總持之法;如果此願不成就,便不成佛。 這一願意謂:設我成佛的時候,國土中從地面到虛空,有著無量的宮殿樓閣,還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四週佈滿眾多的寶樹,諸如栴檀樹、吉祥樹等。 國土中所有一切萬物,都以無量眾多的珍寶與百千種妙香和合而成,香光顏色奇妙映飾,莊嚴華美,超勝天上人間所有莊嚴景觀。 其香瀰漫普熏十方世界,他方世界的菩薩聞到寶香,都能自然地修習一佛乘的佛行。

大願法義分享: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他方世界久行菩薩,以前未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歷劫修證,循序漸進,不契一心萬行,時有退轉。 如舍利弗因中,於別教六住位,發大乘心,因天帝化作婆羅門,為之乞眼,舍利弗與之,婆羅門即棄地踐踏,舍利弗由是退失大乘心,沉淪五道,實可憐憫。 阿彌陀佛因地考察他方剎土諸菩薩,雖可常見諸佛,然聞法不自在,不能飽餐法義法味,是故發願:未來往生到我剎土的聖眾,聞法適意,無須負笈千里、尋師訪友、芒鞋踏破,於自然聞法中,斷疑生信,逍遙夢覺,忍證無生。 念佛法門稱為勝異方便,方便有多種,其中之一是不值佛世,得常見佛方便。 其有三義:一、臨命終之際,阿彌陀佛現前接引;二、往生彼土,蓮華化生,華開得見阿彌陀佛;三、於念佛禪觀之中,得睹阿彌陀佛聖像。 如慧遠大師、劉遺民居士等,均有定中見佛的體驗。

大願法義分享

滅盡三昧,即是阿羅漢所證的九次第定,其中具有非世間所能比擬的涅槃寂靜樂、解脫離系樂、四大皆空五蘊無我的絕待樂。 煩惱結使類分有九:愛、恚、慢、癡、疑、見、取、慳、嫉。 諸結使皆屬愛、見二種,屬愛煩惱遮覆定心,屬見煩惱遮覆智慧。 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脫;如是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慧解脫。 阿羅漢住此湛然寂滅境界,於所受無有執著,是名漏盡比丘。 然彼極樂世界人天,悟證大乘妙果,由智慧故,不盡有為,由慈悲故,不住無為,不可等同於阿羅漢,只是假名而喻其無著無為,不以物累,故云「如漏盡比丘」。

大願法義分享: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 05 法師法語&學習分享. 4,滿彼事業盡無餘,回歸清淨自在。

也就是類同心理學所說的潛意識、集體潛意識等。 用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念頭就有一個意識作用。 所以說,不修四念處就不能如實知五陰,不如實知五陰就不能如實知根、塵、識,對身心生命的觀念就會產生顛倒妄想。 受念處是對於感受的禪觀,比身念處較微細,因此排在第二,心念處比受念處更深入,排在第三,最後是最深的法念處。 佛陀教導眾生修身、受、心、法四種念處,主要就是破除凡夫眾生的三種顛倒,這三種顛倒就是見顛倒、想顛倒、心顛倒。

大願法義分享

所以法藏菩薩不忍眾生苦,發願生到我剎土的眾生,蓮華化生,一律平等,清淨莊嚴,沒有善惡好丑、智愚貴賤的差別,獲得如佛一樣的紫磨真金色,如佛一樣的相貌。 吾輩眾生由業力所感,總是生存在諸種恐懼不安中。 免於恐懼的自由作為人的基本權利,而恰恰正是這種權利在現實生活中卻難以得到保證。

大願法義分享: 法然上人:念佛功德之大,感情成分, 鏡面才有景象的活動。 但是這個鏡面的影像 和外在的景物動的完全一樣,還是一見難曉,這叫修行。如果我們一天都沒有發現自己的過失,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十種大願。此十願是菩薩不可思議之聖德。

再一個就是名號體現了他這種他力橫超的殊勝,剛才講到了稱一聲阿彌陀佛,就把他因地修行的全部的勤苦,都已經就複製了一遍了。 我們常說的以果地覺為因地心,這是第三個。 大願法義分享 名號就體現他力橫超的殊勝,就用名號來體現的。 再一個也就是同常法上來講名號就是一真法界,一句彌陀就是實相。 那麼從橫的角度而言,每次淨土經典的宣講,你看至少有文殊師利法王子,這是必然的。

大願法義分享

最多只能達到解悟,無法依教證入其中境界。 普賢願行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 此十大願,總攝一切普賢行,能發生一切菩薩行,故曰普賢行願。 願喜殺生者斷殺;希求財富者斷除不予取;貪執非梵行者斷除邪淫;樂説粗語者斷除妄語;飲酒者戒酒,如是造諸五不善業眾生,願他們守持五戒。

大願法義分享: 佛教法會與聖蹟

故云: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 可見這一願對我們是何等地親切,又是多麼地重要。 而東林祖庭建造阿彌陀佛接引銅像,住世千年,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亦屬南閻浮提之一大事因緣。

西方淨土宮殿、樓閣、寶樹等,以萬德香福莊嚴,香光互飾。 流佈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遠離一切諸惡習氣,不染世欲,永斷煩惱眾魔罥索,開顯如來藏性。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所參的第二十一位善知識鬻香長者,采諸寶香合成一味,變化祥瑞,普熏法界,使聞香者獲法身香,得調和諸香法門,證得十迴向位中的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鬻香長者云:「我能善知一切諸香,又能善了知治諸病香,斷諸惡香,除憂惱香,捨諸驕逸香,發心念佛香,證解法門香,普雨一切諸供養具香。」以香作佛事,焉可思議。 此界有很多念佛行人,或在念佛拜佛、誦經靜坐等行持中,或在夢中,能聞到異香,或臨命終時,蒙佛接引,異香滿室,這都是至誠念佛與名號功德、淨土莊嚴感應道交所顯現的難思議之現象。 凡聞到奇異妙香者,煩惱習氣自然不起,淨土信根得以增上,蒙阿彌陀佛五分法身香的加持,菩提道上一帆風順。

大願法義分享: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這是自力法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