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不可不看詳解

六、費用資訊揭露的透明度不同:傳統保單的保戶,通常並不清楚每次所繳的保費中,到底有多少是做為保險公司的管銷成本,以及業務員的佣金費用? 但是在投資型保單中,保險公司必須清楚揭露相關的附加費用、危險保費(提供被保險人最低保障之用)、行政管理費用、轉換、贖回費用,以及各項投資相關費用等。 五、繳款彈性不同:投資型保單(變額萬能壽險)讓保戶在「保單帳戶價值足以支付續期保費」的前提下,可以暫停繳費;但傳統型保單(指非躉繳型)的保戶則必須按期繳交保費,否則保單可能因此失效(有關投資型保單的繳費方式,請見1-4「保單相關費用」中的介紹)。 客戶可自由選擇投資標的,保險公司不保證將來的收益,也不負責投資行為所致的獲利或虧損,客戶有機會追求較高的利益,但同時也要自行負擔其中的風險。

因為商品的設計與功能不是讓您只持有5年,再加上不清楚相關費用而造成「預期報酬」與「實際績效」產生非常大的落差。 若保戶投保的是有壽險保額的變額萬能壽險或變額壽險,就會有這筆費用,它是買壽險保額的成本。 基本上,投資型保單的保險成本相較定期壽險便宜,但保險成本採自然費率,隨年齡成長而增加。 有些投資型保單讓保戶繳目標保費之外,有多餘資金時可彈性增額繳費,但會從額外繳交的保費中,收取一筆「超額保費」,以單次計價,費用率約在0%~5%之間,各保單不一,視條款而定。 如果本身就是了解市場、有理財經驗的退休族,自己操作、調整連結的投資標的不是難事,但假如是較少接觸金融市場、不想花時間研究理財工具的退休族,可透過投資型保單的專家代操作功能,解決此一難題。 退休最重要的事就是有「穩定的現金流」以支應沒有工作薪資的生活,投資型保單中的投資型年金,沒有壽險保障,但在一定年齡後,可讓保單帳戶價值年金化,等於年年有現金可領,作為退休後的生活所需。

投資型保單: 投資共同基金

近幾年高收益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夯到不行,投資型保單也順勢吹起固定配息風,也就是將投資帳戶連結高收益債券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保戶每年可按基金單位數領回一定比例的配息,讓投資收益更有感。 此外,保戶若從投資帳戶提領部分金額,前收型保單通常提供每年4~6次的免費提領,超過則每次收取500元的部分提領費。 至於後收型商品若要辦理部分提領,通常視為解約,必須按解約費用率計費,除非保單超過一定年期,保戶才可享有數次免費提領。 後收型商品除了每月100元左右的行政管理費之外,還會根據保單的帳戶價值收取一定比例的帳戶管理費,其中,投資型壽險的費率約為每年1.5%。 許多人買投資型保單,是被「投資」二個字吸引,但國內一家外商壽險公司總經理表示,投資型保險雖然具備彈性、透明、自主等優勢,但本質仍是「保險」,過度強調「投資」功能,反而會誤導消費者,讓保險或退休保障的目的失焦。 投資型保單 以30歲男性為例,如果他同時向兩家保險公司,購買了「保額-保費固定型」與「保額-保費區間型」的變額萬能壽險,每年的目標保費都是2萬4,000元時,甲公司對應的保額就是100萬元,乙公司的保額則容許在100~200萬元間做選擇。

投資型保單

投資部分,幾乎都會由賣保險公司同集團的投信代替你操盤,幫你買所謂的『主動式基金(也就是你從小聽到大的基金)』,或是幫你買入『被動式基金』。 2、證券交易損失得於計算基本所得時,自同年度財產交易所得中扣除。 投資型保單 投資型保單 除海外所得中財產交易所得可與當年度發生之其它海外所得中財產交易損失互抵扣之外,目前投資型保單投資標的產生的損失幾乎沒有扣抵的條件。 其一,民眾若有短期不需動用的資金,不妨可透過具有增額型、利率變動型或遞延年金性質的保單,借助逐漸上升的利率,使未來財富或現金流累積效果加倍。 其二,有鑑於升息也將帶動貸款利率走升,若有房貸等負擔的民眾,可考慮利用保障型或倍數型保單,完善家庭保障的規劃。

投資型保單: 你的「投資型保單」買對了嗎?3種類別怎麼選?專家 1 原則教你如何下手!

但實際上,你繳了幾十萬的保費,只有一部份是拿去做投資,因此容易造成「預期報酬」與「實際績效」產生非常大的落差。 階段三 財富傳承,車有車價、房有房價,人更應該有身價,在人生不同階段,需要對父母負責、對另一半負責、對子女負責,投資型保單與其他理財商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風險發生時,將壽險保額留給親愛的家人,留愛不留債。 (含)以上59%34%24%19%9%目標保險費:契約所載明之定期繳付保險費,該保險費係依據保險型別、基本保額、被保險人 年齡、性別、預定利率、預定死亡率、預定附加費用率等訂定,用以提供被保險 投資型保單 人身故、完全失能保障及投資需求。 停利機制:要保人得與公司約定,於一般投資標的報酬率每次達到停利點時,進行之投資標的轉換機制。 投資型保單 要保人可依個人風險承受度與獲利目標,設定各一般投資標的之停利 點,由公司以系統自動監控方式執行停利機制,惟所設定各一般投資標的之停利點 僅符合要保人之風險承受度與獲利目標,不保證可獲得最佳投資收益。 另外不論是哪一種理財方法,定期定額長期持有才是王道,因為可以瞬間或短期獲利的大多數都是『投機』並不是『投資』喔!

投資型保單依費用收取時間點分為前收型與後收型,其中,前收型會先從保費扣除一定比例的保費費用後再進行投資,後收型則是一開始不收前收取任何費用,保費全數放入投資帳戶,之後每個月保險公司再依照帳戶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 險成本與附加費用之後,會全數轉入投資帳戶,由保戶自己選擇連結的標的,或投信公司代為操盤,而保單價值的高低,就取決於投資績效的好壞。 對投資型保單的保戶而言,保單的契約附加費用率,一般都集中在前面3~5年扣取。 一旦持有保單超過5年之後,你所繳的保費‧等於是全數進行投資。 一般來說,這段期間內,你也不太會輕易解約,比較符合「長期投資,靠時間複利累積財富」的目標。 順帶一提,附加費用率在不同公司的契約條款上,名稱並不統一,常見的有「保單附加費用」、「基本保費費用」、「前置費用」、「(初年度最低)保險費用」等。

投資型保單: 公公住院愛上護士結婚 12億遺產沒有留下遺囑…我們能繼承多少?

在升息環境下,多數民眾仍期望資產可穩定增值,台新人壽建議,可將資產配置於美元利率變動型保單,除可獲得不受市場波動影響的預定利率保障外,長期而言,對保守客群而言,可善用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機制隨保險公司投資運用及市場利率調整,有機會獲更多增值回饋分享金。 尤其近期新台幣匯率趨勢轉貶,但全球受升息、通膨及市場震盪等影響,利變保單相較其他理財工具可有助於下發揮資產保全之優勢。 危險保費:保險公司只能銷售保險商品,所以你跟它們買保單就要搭配一定額度的壽險保障,例如50萬元或100萬元。

和「變額壽險」一樣,有壽險保額,且可隨被保險人不同年齡與需求,調整保額多寡。 但最主要是多了「彈性繳費」的功能,彈性繳費的意思是,保戶可在原先與保險公司擬定的繳費週期外,再額外彈性繳費。 劉鳳和說,單看名稱有變額、變額萬能、變額年金、類全委等令人眼花撩亂的名目,但其實我們只要把握一個原則就好:看看你的保單有沒有拿錢去買基金?

投資型保單: 投資,大家都用理財寶

而投資型保單只需少少的錢,就可以選擇兩檔以上的基金標的,避免單押一檔基金的風險,這也是投資能長期獲利的關鍵。 30年總投入360萬,管理費總計3.6萬、危險(保險)成本32.5萬、行政(保費)費用18萬,所以實際投入投資的資金有305.8萬。 雖然說這邊我好像講的投資型保單不是個好商品,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幫保險業務員說一下話,畢竟這是他們的工作與生存的方式,他們推銷自己的投資保單並沒有錯,而且確實保險業務員也會拿出他們覺得不錯的保單。 你一定要好好仔細看看下圖,這會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台灣人「持有金額最高的保單」通常是佣金比較高的保單,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會推銷的保險業務員好像日子都過得很好,你反而卻要這麼辛苦繳保險費的原因。 而現在市面上的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標的會有共同基金、ETF、外幣等,當這份保單在選擇標的時,就會先扣『第一次的手續費』。 主管機關規定前5年的佣金最高合計只能達到單年保費的150%,各年度佣金占保費比率各保險公司規定不同,舉例如上表2。

投資型保單

二、帳戶不同:傳統型保單因為只有一個「一般帳戶」,且這個帳戶是屬於保險公司,所以,如果保險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而出現倒閉情形,保戶可能得不到任何應有的保障。 一、保障金額不同:傳統型保單的保額是固定的,不論保險公司投資成功或失利,保戶都將獲得原本在簽約時,保險公司所承諾的保障金額。 也就是說,當保戶投資績效優異,可以獲得更高的保障,但失利時也還能獲得最基本的保障。 正因為以上的差別,投資型保單與傳統型保單間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它將「投資選擇權」及「風險」都一併轉嫁給保戶,而保戶所能享受到的好處是:當投資失利時,保戶至少能享有最低的基本壽險保障;但是當投資收益不錯時,這筆錢也能百分之百回饋到保戶自己身上。 彈性調整保額是投資型保單最大的特色之一,你可以依照人生不同階段的保險需求,彈性地調整保險金額。 當然,增加保額的部分還須經過保險公司的重新核保,隨著年齡的不同,投資型保單也會有不同的保額範圍規定。

投資型保單: 投資型保單是什麼?投資型保單優點一次了解!

若遇到較複雜之個案,仍建議讀者諮詢稅務專業之建議,讓財富傳承更順利。 另外,就算你是純投資的保戶,特別像是變額年金這類完全沒有身故、失能保障(除了少數幾張保單會在年金累積期間,提供保戶不同金額的身故、失能保障),也因為是採取分離帳戶的關係,就算保險公司倒閉,你也不必擔心這筆投資金額會不見。 這是因為保戶放在分離帳戶裡的錢,只可能因為保戶的投資決策不當而虧損,或甚至最終保單帳戶價值歸零,卻不會受到保險公司破產時,債權人的追討而損失。 因為投資型保單裡,除了具有保障功能的變額壽險與變額萬能壽險之外,還有所謂的變額年金──這種沒有保額的商品,也可以當作這些人在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商品之外,另一種讓資產增值的選擇。 投資型保單兼具「投資」與「保障」功能,保戶所繳的保費再扣除保費費用與保險相關費用後,會依照保戶指定的投資方式與標的比例進行投資,也因為是分離帳戶,資產完全屬於保戶,能完全享有投資成果,同時也需自行承擔投資相關風險。 保戶在選擇投資型保險商品時,務必要確認是否有人壽保險或年金保險保障需求,且應瞭解每年的壽險保障費用將隨年紀提高,而當投資虧損導致保單帳戶價值不足以支應壽險部分的保障費用時,還需補繳保費。

  • 投資型年金險:因為連結多元標的,需要自負報酬盈虧,適合人生階段正在轉變、準備成家立業、規劃子女教育基金的你。
  • 3.匯兌風險:投資期間內之投資標的均以個別投資標的之計價幣別計價,要保人或受益人需自行承擔任何辦理投資標的轉換、贖回、投資標的收益分配及保險金給付等所產生之匯兌風險。
  • 變額壽險跟傳統的終身壽險是一樣的,假使保戶想調高保額,除非保單中有特別規定(例如在結婚、生子等時間點,更夠免體檢增加保額一定比率)外,想要調高保額,一是須要體檢(當保額超過一定金額以上時),另一個則是必須補繳保費。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