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勞工朋友都有一個勞退個人專屬帳戶,裡面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由雇主出資。 政府法令規定,小明的雇主每個月必須提供6%的月薪薪資到小明的勞退個人專屬帳戶,這是一種由雇主每個月幫勞工朋友累積退休金的方式。 勞退個人專戶,可以透過網站、APP、臨櫃、銀行ATM 勞退自提 查詢,用健保卡卡號+戶號在網站及APP查詢最方便且不用準備讀卡機。 詳細查詢方式可參考【新制勞工基金將存進退休專戶 勞工退休金怎麼查詢?】。 除了每個月自提、雇提的金額,每年的基金收益也會分成「自提收益」和「雇提收益」,讓你一目瞭然。
- 理財專家《艾倫的理財研究室》表示,如果你的薪資太低,自提6%會讓你生活立馬陷入緊迫;或是考量彈性、希望能夠需要時隨時取用;又或者你的投資績效勝於勞退基金績效,這樣都可以考慮不用自提。
- 由於勞退基金績效偏保守、無法滿足想每年出國旅遊或請看護等花費較高的退休生活。
- 勞退自提的優點是可以享有儲蓄、節稅、保證收益的好處。
- 勞工自願提繳時,由事業單位於其自願提繳之日,填寫「勞工退休金提繳申報表」送勞保局辦理,單位並應向勞工收取或自工資中扣繳自願提繳退休金,向勞保局繳納。
-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規定,自願提繳之退休金,不列入年度薪資所得課稅。』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自願提繳退休金,每個月最多有6%的薪資不會被政府課稅。
- 退休金理財第一站提供關於退休生活各種理財方面的資訊,不論是已經退休的你還是現在就開始準備未來的退休計畫,都可以從這裡找到你想要的資訊。
- 內容涉及新興市場部分,因其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且其政治經濟情勢穩定度可能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之影響,此外匯率走勢亦可能影響所投資之海外資產價值變動。
由自營作業者填寫「自營作業者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申請書」及「自營作業者委託轉帳代繳勞工退休金約定書」,並檢附本人國民身分證影本(如屬外籍配偶、陸港澳地區配偶、永久居留外籍人士之自營作業者,應檢附居留證影本)送勞保局辦理。 僅申報勞工退休金提繳時,單位應於勞工到職日起7日內,填寫「勞工退休金提繳申報表」1份,並加蓋單位、負責人及經辦人印章後送勞保局辦理。 打個比方,如果你是30歲月薪3萬元,所得稅級距為12%的勞工,如果你有採用勞退自提6%,你相當於每個月花1800元買30年2.26%的儲蓄險。 讀者透過小明的例子分析,不但可以更加理解勞退新制的運作模式,也能夠更加客觀的評估自身是否需要使用勞退自提的方式來增加退休金,請記得,要正確評估勞退自提的報酬率,必須使用勞退自提年化報酬率計算機來計算年化報酬率才是最正確的評估方式。 但是相反的,如果小明本身就不太會投資,身體狀況保持良好,目前也沒有需要一大筆資金的需求,則選擇月退領也沒有什麼問題。 因此,當勞工朋友在決定要使用什麼方法請領的時候,可以評估自身的需求再做決定。
勞退自提: 勞退自提是什麼?有哪些好處?不想自提要怎麼做? |群益投信
但是勞退部分,由公司每個月額外幫勞工提撥薪水的6%至勞退帳戶,為公司給付員工的退休金,當勞工請領這筆退休金時,依所得稅法規定屬於退職所得,是要申報「退職所得」並面臨稅賦的問題。 勞保局官員指出:基金收益分配少,因勞工帳戶金額少;新進年輕勞工、打工族、或是工作斷斷續續,沒有持續工作、沒有雇主持續提繳,累積帳戶金額就會少,基金分配收益就少。 依上述規定,勞工得在其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加)提繳退休金;其自願(加)提繳之退休金,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 易言之,勞工其自願(加)提1-6%退休金,不計入該年薪資所得,可獲得免稅。 勞退自提 雇主或所屬單位自願為不適用勞基法之勞工或受委任工作者提繳退休金時,應於自願提繳之日,填寫「勞工退休金提繳申報表」1份送勞保局辦理。
- 專家認為股市動盪,勞退自提能多一分保障,建議無論勞退自提或自己理財投資,雙管齊下才能替未來的退休生活提前鋪路。
- 但政府平均收益率5.77%,在2008年金融海嘯那一年,勞退基金的績效是-6%,賺得少也賠得比較少,相對比較穩健與安全。
- 易言之,勞工退休金月提繳金額24,000元勞工,其薪資所得只能供其自身生活(或家庭)開支,絕無能力儲存多餘餘額用之於加提退休金,對於退休金加提也只能望薪興嘆。
-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從新制勞退成立到現在,平均的年化收益報酬約在3~4%左右,遠大於2年期的定存利率。
- 勞保局官員指出:基金收益分配少,因勞工帳戶金額少;新進年輕勞工、打工族、或是工作斷斷續續,沒有持續工作、沒有雇主持續提繳,累積帳戶金額就會少,基金分配收益就少。
- 此外,系統所算出的平均餘命為24歲,表示月退金最多只能領到84歲,也就是要注意勞退並不是領終身的。
希望勞退基金經理人可以發揮所長將勞工朋友的退休金放大再放大才好。 而在今日的文章,則是要闡述在未來勞保面臨越領越少、甚至破產的情況下,勞工朋友該如何看待新制勞工退休金的機制,幫自己累積退休資產。 近期傳出勞保年改的修正消息,令許多勞工朋友擔憂,未來勞工的退休金是否即將變成繳越多領越少,甚至領不到的窘境。
勞退自提: 勞工退休金提停繳
但是如果考量到綁定的資金年限(勞退60歲才能領出),我們應該要考慮時間的因素才能正確評估投資的效益,因此我們需要透過計算年化報酬率的方法來評估比較準確。 勞退自提 從基金委外績效的4%可領將近193萬至最低二年期定存所獲得的114萬,勞退新制的退休金差距就將近80萬,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因此,讀者將可以發現影響勞退新制的重大因素就是勞退基金的績效。
內容涉及新興市場部分,因其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且其政治經濟情勢穩定度可能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之影響,此外匯率走勢亦可能影響所投資之海外資產價值變動。 藉著勞退自提,勞工不僅可以強迫自己多一分退休準備,提早為未來做打算;由於自提的部分還不計入當年度的所得,不用被課稅,等於變相省了一筆錢。 勞退自提最大的好處就是保障勞工的老年生活,又因為能夠節稅的關係,所以當勞工的所得越高,申辦自提後能夠節省的稅額也就越高。 例如,所得稅率5%者,提撥100元,因這100元當年度無須課稅,可省5元;但所得稅率為40%的資產族群,每提撥100元就能節稅40元。 《遠見》連續多年民調追蹤,發現「不夠有錢/手上資產不夠多」是勞工不願意自提的首要因素,其次為「不知道可以自願提撥」。 法國頂級郵輪品牌龐洛郵輪,選擇台灣做為出發地,將於明年的3月24號首航,預定從基隆出發前往日本南方列島,最後抵達大阪,帶遊客欣賞美麗的櫻花,這也是晴天旅遊和晴日旅遊聯手,首度將龐洛郵輪日麗號Le Soleal引進台灣,也開啟了台灣郵輪體驗的新市場。
勞退自提: 勞退自提是什麼?有什麼好處?有什麼缺點?
開放勞工投資選擇後,以公民營並存方式的投資選擇平台可以同時滿足不同勞工之退休需求,勞工可依個人不同的風險偏好、年齡與退休需求作投資選擇,並可藉以分散風險,提升投資績效。 此外,平台上也有保證型基金,可以保障固定投資收益。 ◎參加勞退自提的三大理由:一、每年可以參加勞退新制基金投資收益分配,即使虧損,政府保證兩年定存利率,穩賺不賠;二、每月自提薪資可以免稅;三、強迫儲蓄。 勞退自提 另一個勞工阿昌今年45歲,他已參加勞退新制12年,每月除了雇主提撥6%,他每月皆自提6%,等於每月提撥薪資12%,若以薪資55,000元計算到60歲時,勞退新制帳戶總金額有4,765,345元,若以平均餘命20年計算,可月領26,363元。 易言之,勞工退休金月提繳金額24,000元勞工,其薪資所得只能供其自身生活(或家庭)開支,絕無能力儲存多餘餘額用之於加提退休金,對於退休金加提也只能望薪興嘆。
至於缺點是每月薪資的1%至6%存入退休金專戶裡,因此當下可運用的收入減少。 依照財政部最新公告,分期請領退休年金者,全年免稅扣除額為78萬1000元,超過才要繳稅。 舉例來說,若一個人在職時的所得稅率為12%,等於自提部分的薪資可在當年度免扣12%,等到退休時,這部分的薪資才需課稅。 再以月薪15萬元來計算,年所得為180萬元,所得稅繳納級距為20%;那麼,上述勞退自提額度的10.8萬元,將能為小華在該繳稅年度省下2.16萬元稅金,效益顯著。 勞工局舉例,小明提繳工資的級距落在4萬100元,如果他每月自提6%,那一年就提繳2萬8872元(40100元 x 6% x 12個月)。
勞退自提: 網友分享
衛福部社保司今天公布,自明年1月1日起,國民年金保險費率調整為10%、月投保金額調整為新台幣1萬9761元,預估受影響人數約271萬人,每人每月自付保險費將增加72元至144元。 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依據111年9月完成的國保財務精算結果,因精算評價日110年10月1日基金餘額(4656億元),不足以支付未來20年保險給付(9593億元),故保險費率將自112年1月1日依法調整為10%。 因為勞工退休金的法規內明定,最少的收益是2年期的定存利率,如果投資有賺錢的話每年還可以拿到更多的收益,賠錢的話最少都有2年期定存收益的保證。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從新制勞退成立到現在,平均的年化收益報酬約在3~4%左右,遠大於2年期的定存利率。 而在了解勞退自提是什麼、稅賦可以節省多少錢後,勞工可以考量當下的經濟狀況能否負擔、以及未來是否需要更多的退休保障。 勞工也可以評估自提的金額該進行節稅、定存、或是投資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由此思考勞退自提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
勞工退休金自勞工到職之日(申報開始提繳日)起計算至離職當日止,不分大小月份,每個月以30日計算,退休金金額以元為單位,角以下4捨5入。 圖/台視新聞但若以同樣月薪,不論未來薪資是否成長,每個月都拿出3千元自行投資,若以證券公會2年前發布,上市公司過去10年整體搭配股息殖利率近5%來計算,工作30年後,可存下成本加獲利大約245萬元。 辦理勞、就、職、健保及勞工退休金加保及提繳手續者,請視需加保之保險別,填寫合一加保申報表,如涉及健保則1式2份,一併寄送健保署各區業務組辦理(台北業務組轄區則請寄勞保局)。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了解月退領是如何計算,根據勞保局勞工退休金月退金試算網頁,只要填入勞退個人專戶累積的金額以及預估請領的年齡就可以估算月退金。
勞退自提: 最新消息
如果提升投資效益,它可以讓整個年金改革的成本變少。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表示,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沒有提升自己的價值,不僅會影響退休前的生活品質,就連退休後的退休金也會大受影響。 但也並非非自提不可,評估要不要自提,重點3是退休金報酬率。 舉例而言,薪資3萬、萬年不變的小資族,薪資成長率是0%,實際提繳年資輸入30年,按下試算,如果沒有自提,帳戶退休金約105萬,如果選月領,大概每月能領5821元;假設自提6%,加上公提就是12%,試算帳戶價值就是210萬,每月可領11642元。 不過《艾倫的理財研究室》分析,該專家每年勞退累積金額可以高達20萬元,等於每個月雇主提撥和自提各10萬元,也就是說每個月扣薪8333元,回推該專家薪資至少15萬元,這個薪資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根據勞動部最新公告,截至9月底勞動基金規模5兆5579億元,評價後收益數大幅虧損5124.6億元,收益率為-9.87%,累計虧損再創新高,讓許多準退族心驚膽戰。
這個專戶的所有權為勞工,當勞工年滿60歲退休時,就可以向勞保局請領個人專戶累積的本金及收益。 勞退自提 其次,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第13條及第14條規定,勞工保險之保險費,依被保險人(員工)「當月投保薪資」及保險費率計算。 A:1.勞工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另行提繳之退休金得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 依規定得扣除之金額,扣繳義務人免予扣繳,亦免列入員工薪資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憑單之「給付總額」計算。 勞退是政府為勞工訂定的退休金條例,也是勞工退休的基本保障。 雇主必須依法為員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勞工每月工資6%的退休金,並存入勞保局設立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
勞退自提: 試算結果曝 「月薪5萬」自提6%比投資少約15萬
而在雇主提繳之外,勞工其實也可以選擇「自提6%」,也就是自願申請另外提繳1%至6%的薪資放入退休金個人專戶裡,提繳的幅度可以自行選擇。 勞退自提 這筆錢會由勞工自行負擔,等於勞工每個月最多可以存入薪資的12%進入退休金專戶,其中包括雇主至少負擔的6%,以及勞工最多可自提的6%。 每年的基本工資調漲、勞健保投保級距的調整都算是企業的年度基本功課,但除此之外,應該考慮到未來因應企業目標所產生的人事布局規畫及成本問題,加上缺工潮的來臨,人才的爭奪大戰,企業應將重點放在「誰該被調整?」來達到有效的留才策略。 當企業有實行績效考核制度時,較容易做到賞優罰劣,針對表現好的員工進行薪資調整,這樣既能有效控制公司的人事成本,也能讓其他員工心服口服,甚至能創造其他員工積極進取的組織文化,對企業未來的目標達成,才會有真正的幫助。 若是選擇一次領取退休金,一次領取的金額落在「18萬元乘上服務年資」以下的話,該所得免稅。 換言之,一次領取退休金的免稅額,為18萬元乘上服務年資所得的金額。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